當一件事是你曾經做成過的時候,重新進行會讓你擁有更多的自信,對于過程也更有把握,但這并不代表你就能做的更好,也可能會因為粗心忽略一些細節。對于生二胎,相信很多有條件的家庭都會考慮這個問題,不過依舊有許多方面需要注意,并不是曾經順利生產過,這次就會遇到什么問題,任然需要投入足夠的重視和關注,才能讓寶寶順利降生,讓媽媽避免傷害。那么生二胎需要孕前檢查嗎?順產多久后可以要二胎?

生二胎需要孕前檢查嗎?
二胎備孕需要做孕前檢查。孕前檢查包括兩個方面,第一個方面就是檢查孕婦本人有無內外科疾病、肝腎功能損傷、糖尿病、高血壓、心臟功能等情況;另一個方面就是孕婦的生殖系統檢查,了解有無HPV(人乳頭瘤病毒)感染、陰道炎、子宮肌瘤、卵巢囊腫等。
由于機體的不斷變化,患者可能出現一些疾病狀態。故即使生過一個非常健康嬰兒的女性,在二胎備孕時仍需要進行孕前檢查,以保證健康胎兒分娩。
此外,如果第一個孩子存在一些異常情況,二胎備孕時應針對相關的情況,進行遺傳、代謝、免疫等方面的檢查。
受精卵形成在子宮內著床,直到發育過程每一次都是有它的獨特性的,因為每一個受精卵,實際上,它的遺傳物質實際上是不完全相同的,所以說,每一次懷孕,它造成的對于女性,就孕媽體質的影響,也是不同的,簡單的道理,頭一胎有可能孕吐很嚴重,第二胎這個孕吐可能就不嚴重,頭一胎有可能孕媽會有高血壓疾病這些情況,第二胎可能就沒有,所以每一胎的懷孕對孕媽來說它的影響是不同的,它可能面臨著很多風險是不同的。
所以在孕前,即使說,在兩次寶寶之間,你的時間間隔很短,你的身體情況認為是完全沒有太大變化的,咱們也是要進行充分的孕前檢查的,而且孕前檢查特別要關注女性生殖系統的問題,比如說子宮,比如說卵巢,尤其是第一胎孕媽是剖宮產分娩的,這時候,咱們子宮就會受到不可逆的影響,在子宮的前壁剖宮產那個部位就會產生一個瘢痕,而這個瘢痕恢復情況,或者說子宮在產后的它的局部的這種影響,對于懷二胎來說,是至關重要的,所以孕前檢查是必須要做的。

順產多久后可以要二胎?
通常順產后2年左右,夫妻可以計劃要二胎。
女性經歷順產一胎后,一般在產后42天為產褥期,可逐漸恢復到正常的孕前狀態。產后哺乳時間,如果條件允許,主張母乳喂養1年左右。在母乳喂養期間,有些產婦沒有月經來潮,也就沒有排卵。如果計劃二胎,可以在斷奶之后,等待月經來潮,有排卵,子宮內膜也修復良好時開始。做好物資和心理準備,一般在2年左右懷孕間隔的時間比較合宜。
夫妻二人可以開始有規律的運動后再懷孕,這樣可促進女性體內激素的合理調配。利于受精卵順利著床,并促進胎兒的發育和加強寶寶身體的靈活程度,避免懷孕早期發生流產,還能明顯地減輕分娩時的難度和痛苦。養成好的膳食習慣,懷孕前3個月注意補充葉酸,多吃一些新鮮的蔬菜和水果。
順產后一年后可以要二胎。順產的女性身體恢復的比較快,一般三個月左右可以恢復生育功能,但身體完全恢復大約需要一年左右。所以從優生的角度考慮產后一年內應該注意避孕,讓身體完全恢復好再要二胎。另外生產后寶寶需要母乳喂養,既經濟實惠又可以增加寶寶抵抗力。如果提前懷孕會停止寶寶的母乳喂養,對寶寶健康造成影響。

二胎比一胎疼嗎?
一般二胎的宮縮強度要比一胎強,所以二胎比頭胎要略微疼一點,但是大部分是在可忍受的范圍內。生孩子時疼痛的強度除了跟宮縮相關,更主要的是跟胎位是否正,跟頭盆是否相稱更相關。如果胎位不正,比如枕后位或者胎兒過大、骨盆偏小的頭盆不稱,這時往往會非常顯著的增加產時的疼痛,這個比一臺更重要些。二胎往往比一胎生的比較快,一般頭胎要生10多個小時,二胎常常5-6個小時就可以。
二胎生產時不會比一胎疼,二胎的生產時產程會比一胎時間短,產后的宮縮要比一胎疼,因為生二胎時候產婦的子宮肌肉纖維已經被拉扯過一次,所以會比較松弛,子宮收縮的時候需要用更大的力氣。
生二胎比一胎痛的原因,一般懷一胎時子宮肌肉彈性是比較好的,產后宮縮也不需要太大力氣,而二胎的時候由于子宮肌肉纖維已被拉過一次,彈性會變差、肌肉變松馳,所以宮縮時需更大的力氣,所以更痛。 而且產后宮縮痛不亞于產前的陣痛,所以二胎的疼痛比一胎難以忍受。
如果是高齡產婦,本身分娩就是個大風險,二胎風險可能會翻倍,還是得看身體的素質是否可以承受。另外,如果是剖腹產的二胎疼痛指數也可能會更高,由于要在原有疤痕基礎上,將疤痕切除重新縫合,疼痛也就嚴重些。